櫬
簡體櫬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櫬字筆畫:20畫。
(櫬,櫬)
I
chèn
ㄔㄣˋ
〔《廣韻》初覲切,去震,初。〕
亦作“藽”。
1.古時指內棺,後泛指棺材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年》:“夏,齊姜薨。初,穆姜使擇美檟,以自為櫬與頌琴。”
楊伯峻註:“櫬,近身之棺,猶後代以近身之衣曰襯衣。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孫皓傳》:“壬申,王濬最先到,於是受皓之降,解縛焚櫬,延請相見。”
唐許渾《傷故湖州李郎中》詩:“政成身沒共興衰,鄉路兵戈旅櫬迴。”
清黃軒祖《遊梁瑣記·張勤果軼事》:“踰年,侍禦客死京都,櫬不得歸。”
2.梧桐的別名。
《爾雅·釋木》:“櫬,梧。”
郭璞註:“今梧桐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梧桐》:“梧桐名,義未詳。
《爾雅》謂之櫬,因其可為棺。
《左傳》所謂‘桐棺三寸’是矣。”
3.樵薪。
《爾雅·釋木》:“謂櫬,采薪,采薪即薪。”
郭璞註:“指解今樵薪。”
邢昺疏:“一名櫬,一名采薪,一名即薪。”
II
qìn
ㄑ〡ㄣˋ
〔《集韻》七刃切,去稕,清。〕
木名。即木槿。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木槿》:“櫬,木槿。”
阅读:11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