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驚失色
【成語】:大驚失色
【拼音】:dà jīng shī sè
【解釋】:非常害怕,臉色都變了。
【出處】: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群臣皆驚愕失色,莫敢發言。”
【示例】:金方伯聽見不是王慕維,又自稱舉人,不覺~。 ★清·張春帆《宦海》第二回
【近義詞】:膽戰心驚、心驚肉跳、面如土色
【反義詞】:不動聲色、若無其事、從容不迫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補語;表示下意識的表情
【英文】:be terribly alarmed
【日文】:びっくりして顔色(かおいろ)を変える
非常驚恐,變了臉色。
《西遊記》第五九回:“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內,現原身厲聲高叫道:‘嫂嫂,借扇子我使使!’羅剎大驚失色。”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棘闈誌異》:“母告以所見,康大驚失色。”
馬烽西戎《呂梁英雄傳》第三九回:“康明理進門一看,不禁毛骨悚然,大驚失色。”
阅读:174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