郤
郤字的筆畫是:8畫
簡體郤字的筆畫:8畫;繁體郤字筆畫:9畫。
(郤,郤)
I
xì
ㄒ〡ˋ
〔《廣韻》綺戟切,入陌,溪。〕
1.古地名。在今山西省沁水下遊。
宋羅泌《路史·國名紀戊上》:“郤,叔虎邑。俗作郤。”
2.通“隙”。孔隙,縫隙。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當冬三月,天地閉藏,暑雨止,大寒起,萬物實熟,利以填塞空郤,繕邊城,塗郭術。”
《莊子·知北遊》:“人生天地之間,若白駒之過郤,忽然而已。”
3.通“隙”。嫌隙。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扁鵲仰天歎曰:‘夫子之為方也,若以管窺天,以郤視文。’”
《資治通鑒·漢武帝元狩六年》:“張湯又與異有郤,及人有告異以他事,下張湯治異。”
胡三省註:“郤,讀曰隙。”
《韓非子·六反》:“今上下之接,無子父之澤,而欲以行義禁下,則交必有郤矣。”
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鮑牧與齊悼公有郤,弒悼公。”
《明史·夏言傳》:“﹝嚴嵩﹞謀齮言代其位。
言知甚慍,諷言官屢劾嵩。帝方憐嵩不聽也,兩人遂大郤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折獄》:“邑人胡成,與馮安同裏,世有郤。”
4.通“隙”。開始,初始。
5.姓。
春秋楚有郤宛。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。
《穀梁傳》作“郤宛”。
II
què
ㄑㄩㄝˋ
同“卻”。
1.後退;退卻。
《墨子·備穴》:“以茅救竇,勿令塞竇。竇則塞,引版而郤。”
畢沅校註:“郤,卻字俗寫。”
宋沈遼《秋早登住閣》詩:“數日多狂飆,餘暑亦潛郤。”
章炳麟《訄書·族制》:“要之萬物莫神於辟歷,茍非骸質,猶無以覺無以傳矣。聖王因是以郤鬼神而天所生。”
2.副詞。表示轉折。
清譚嗣同《又哭武陵陳星五煥奎七絕》:“郤憶去年風雨裏,秋窗摘阮夜鐙紅。”
III
jí
ㄐ〡ˊ
疲勞。
《戰國策·趙策四》:“﹝左師觸讋曰﹞:‘竊自恕,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郤也,故願望見太後。’”鮑彪註;“郤、卻同。”
阅读:125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