崖岸
1.山崖、堤岸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河水一》:“其道艱阻,崖岸險絕。”
《南史·康絢傳》:“或謂江淮多蛟,能乘風雨,決壞崖岸。”
唐張鷟《遊仙窟》:“深谷帶地,鑿穿崖岸之形;高嶺橫天,刀削崗巒之勢。”徐遲《三峽記》:“因為崖岸壁立,險峻、嶙峋的石壁上找不到一塊可以平放三角架的地方。”
2.晉袁宏《後漢紀·獻帝紀二》:“同郡陳仲舉名重當時,鄉裏後進莫不造謁,邵獨不詣。
蕃謂人曰:‘長幼之序不可廢也,許君欲廢之乎?’邵曰:‘陳侯崖岸高峻,百谷莫得而往。’遂不造焉。”後因以喻人嚴肅端莊。
《北史·崔儦傳》:“若每謂其子曰:‘盧思道、崔儦杳然崖岸,吾所重也,汝其師之。’”
3.矜莊;孤高。
宋曾鞏《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誌銘》:“公平居樂易,無崖岸,及至有所特立,人固有所不能及者。”
《明史·楊榮傳》:“性喜賓客,雖貴盛無稍崖岸,士多歸心焉。”
4.邊際。
宋王安石《上杜學士言開河書》:“伏惟執事,聰明辨智,天下之事,小之為無間,大之為無崖岸,悉已講而明之矣。”
5.引申為操守,節概。
清李漁《凰求鳳·畫策》:“一個男子漢,大丈夫,也要立些崖岸。難道為著一個女子,好去投河上弔不成。”
阅读:117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