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寞
1.空虛無物。
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:“是故於全乎去能,於假乎去事,於知乎去幾,所知者妙矣。若此則能順其天,意氣得遊乎寂寞之宇矣。”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天含和而未降,地懷氣而未揚,虛無寂寞,蕭條霄雿。”
《文選·沈約<齊故安陸昭王碑文>》:“風塵不起,囹圄寂寞。”
呂向註:“寂寞,言空虛也。”
2.寂靜無聲;沈寂。
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憂苦>》:“巡陸夷之曲衍兮,幽空虛以寂寞。”
王逸註:“寂寞,無人聲也。”
晉謝道韞《登山》詩:“巖中間虛宇,寂寞幽以玄。”
老舍《微神》:“﹝小房子﹞裏邊什麽動靜也沒有,好像它是寂寞的發源地。”
3.引申指辭世。
唐杜甫《鳳凰臺》詩:“西伯今寂寞,鳳聲已悠悠。”
唐元稹《贈吳渠州從姨兄士則》詩:“寧氏舅甥俱寂寞,荀家兄弟半淪亡。”
明方孝孺《上巳約友登南樓》詩:“古人已寂寞,繼者應在今。”
4.清靜;恬淡;清閑。
《文子·微明》:“道者,寂寞以虛無,非有為於物也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其魂不躁,其神不嬈,湫漻寂寞,為天下梟。”
高誘註:“寂寞,恬淡也。”
明歸有光《容春堂記》:“山水之名勝,必於寬閑寂寞之地,而金馬玉堂紫扉黃閣不能兼而有也。”
5.稀少。
南朝梁沈約《齊明帝哀策文》:“紀事寂寞,龜書可循。”
唐王度《古鏡記》:“侯生常雲:‘昔者,吾聞黃帝鑄十五鏡,其第一橫徑一尺五寸,法滿月之數也。以其相差各校一寸,此第八鏡也。’雖歲祀攸遠,圖書寂寞,而高人所述不可誣矣。”
6.冷清;孤單。
三國魏曹植《雜詩》之四:“閑房何寂寞,綠草被階庭。”
唐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“山家寂寞兮難久留,欲將辭去兮悲綢繆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十一回:“﹝林沖﹞驀然想起:‘我先在京師做教頭,每日六街三市遊翫吃酒,誰知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,文了面,直斷送到這裏,閃得我有家難奔,有國難投,受此寂寞!’”茅盾《子夜》三:“一種孤獨無依,而又寂寞無聊的冷味,灌滿了他的‘詩人的心’了。”
毛澤東《蝶戀花·答李淑一》詞:“寂寞嫦娥舒廣袖,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。”
阅读:15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