挶
挶字的筆畫:10畫;
jū
ㄐㄩ
〔《廣韻》居玉切,入燭,見。〕
1.執,持。
《詩·豳風·鴟鴞》“予手拮據”毛傳:“拮據,撠挶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謂以手爪挶持草也。”
漢崔瑗《草書勢》:“或淩邃惴慄,若據高臨危;旁點邪附,似蜩螗挶枝。”
唐韓愈孟郊《城南聯句》:“乾遂紛拄地,化蟲枯挶莖。”集註引孫汝聽曰:“言化蟲已枯,尚挶持於草木之莖也。”
清史震林《西青散記》卷一:“枯蟲挶莖,野蠶食葉。”
2.耳疾。
《呂氏春秋·盡數》:“精不流則氣鬱,鬱處頭則為腫為風,處耳則為挶為聾。”
高誘註:“皆耳疾也。”
3.擡土的器具。
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陳畚挶,具綆缶。”
杜預註:“挶,土轝。”
阅读:13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