趨避
(趨避,趨避)
1.疾走回避。
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錯趨避東廂,恨甚。”
宋陸遊《容齋燕集詩序》:“車騎雍容,行者趨避。”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辛醜二宗伯》:“至雲沈某父子,嘗從大夫之後,偶因出遊,未遑趨避。而衷甲之士,奮呼群起,幾不獲生焉。”參見“趨辟”。
2.指趨利避害;趨吉避兇。
明李贄《復鄧鼎石書》:“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趨避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故聖人以陰陽之消長,示人事之進退,俾知趨避而已。”
歐陽山《苦鬥》七八:“凡事都要打點打點,風頭不對,就要趨避一下,逢兇化吉雲雲。”
阅读:10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