恫
恫字的筆畫:9畫;
I
tōng
ㄊㄨㄥ
〔《廣韻》他紅切,平東,透。〕
亦作“痌”。
1.哀痛。
《詩·大雅·思齊》:“神罔時怨,神罔時恫。”
毛傳:“恫,痛也。”
漢張衡《思玄賦》:“尚前良之遺風兮,恫後辰而無及。”
唐柳宗元《故襄陽丞趙君墓誌》:“懇懇來章,神實恫汝。”
明王守仁《瘞旅文》:“達觀隨寓兮,奚必予宮;魂兮魄兮,無悲以恫。”
2.呻吟。
《說文·心部》:“﹝恫﹞,一曰呻吟也。”
唐顏師古《匡謬正俗》卷六:“今痛而呻者……關中俗謂之呻恫。”
II
dòng
ㄉㄨㄥˋ
〔《廣韻》徒弄切,去送,定。〕
1.恐懼。
清姚燮《雙鳩篇》:“爺呵罵,豈不恫!”參見“恫恐”。
2.恐嚇。參見“恫喝”。
3.同“挏”。推動。參見“恫擾”。
阅读:170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