諱
簡體諱字的筆畫:6畫;繁體諱字筆畫:16畫。
(諱,諱)
huì
ㄏㄨㄟˋ
〔《廣韻》許貴切,去未,曉。〕
1.隱諱;隱瞞。
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十六年春王正月,公在晉,晉人止公。不書,諱之也。”
唐韓愈《病鴟》詩:“勿諱泥坑辱,泥坑乃良規。”
茅盾《動搖》五:“如果確是為孫舞陽諱,方太太覺得她和方羅蘭中間似乎已經完了;一個男人而在自己夫人面前為一人成問題的女子諱,這用意還堪問麽?”
2.回避;顧忌。
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福不可請,而禍不可諱。”
唐杜甫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:“物白諱受玷,行高無汙真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病後雜談之餘》:“即此數條,已可見‘賊’‘虜’‘犬羊’是諱的;說金人的淫掠是諱的;‘夷狄’當然要諱,但也不許看見‘中國’兩個字,因為這是和‘夷狄’對立的字眼,很容易引起種族思想來的。”
3.引申為嫌惡。
宋王安石《示四妹》詩:“孟光求婿得梁鴻,廡下相隨不諱窮。”
4.指需避忌隱諱的事物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入竟而問禁,入國而問俗,入門而問諱。”
《楚辭·東方朔〈七諫·謬諫〉》:“願承閒而效誌兮,恐犯忌而幹諱。”
王逸註:“所畏為忌,所隱為諱。”
唐韓愈《送窮文》:“捩手覆羹,轉喉觸諱。”
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2期:“這‘保保’二字犯了她曾參加‘產業軍’的諱。”
5.指已故尊長者之名。
《周禮·春官·小史》:“若有事,則詔王之忌諱。”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先王死日為忌,名為諱。”
唐韓愈《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》:“君諱適,姓王氏。”
清方苞《陳馭虛墓誌銘》:“君諱典,字馭虛,京師人。”
6.也用於敬稱生者的名字。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捷報貴府老爺範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一回:“請問有位安太老爺,諱叫作學海的,同尊客可是一家?”
7.死的婉辭。
《三國誌·吳誌·諸葛恪傳》:“諸將備守各有境界,猶恐賊虜聞諱,恣睢寇竊。”
唐韓愈《慰國哀表》:“大行皇帝功濟寰區,仁霑動植,奉諱之日,率土崩心。”
清錢謙益《嫁女詞》序:“余初登第,旋奉先人諱,裏居奉母,垂十有一年。”
8.畏懼。
《史記·範雎蔡澤列傳》:“今太後擅行不顧,穰侯出使不報,華陽、涇陽等擊斷無諱,高陵進退不請。”
裴駰集解:“諱,畏也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排調》:“桓豹奴是王丹陽外生,形似其舅,桓甚諱之。”
9.通“韙”。是,對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經法·論》:“動則能破強興弱,轉則不失諱非之□。”
阅读:186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