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
怒字的筆畫:9畫;
nù
ㄋㄨˋ
〔《廣韻》乃故切,去暮,泥。〕
〔《廣韻》奴古切,上姥,泥。〕
1.氣憤;憤怒。
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:“薄言往愬,逢彼之怒。”
孔穎達疏:“反逢彼君之恚怒。”
《漢書·酷吏傳·義縱》:“寧見乳虎,無直寧成之怒。”
唐杜甫《石壕吏》詩:“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緣起首回:“大眾看了,也有喜的,也有怒的,也有哀的,也有樂的。”
2.激怒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蔡澤見逐於趙……將見昭王,使人宣言以感怒應侯。”
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:“自勇其斷,則毋以其敵怒之。”
宋蘇洵《權書上·心術》:“夫惟義可以怒士,士以義怒可與百戰。”
明唐順之《行總督軍門胡手本》:“所見誘兵亦怯甚,去巢尚三箭遠,不能怒賊。”
3.譴責。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若不可教,而後怒之。”
鄭玄註:“怒,譴責也。”
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孝公既見衛鞅,語事良久,孝公悖悖睡,弗聽。罷而孝公怒景監曰:‘子之客妄人耳,安足用邪!’”唐韓愈《與陳給事書》:“今則釋然悟,翻然悔,曰:‘其邈也,乃所以怒其來之不繼也。’”
4.過,超過。
《荀子·君子》:“刑罰不怒罪,爵賞不踰德。”
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:“怒、踰,皆過也。”
《公羊傳·莊公四年》:“今紀無罪,此非怒與?”
5.氣勢強盛;猛烈。
《呂氏春秋·情欲》:“百病怒起,亂難時至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河水四》:“激石雲洄,澴波怒溢。”
毛澤東《滿江紅·和郭沫若同誌》詞:“四海翻騰雲水怒,五洲震盪風雷激。”
6.奮發;奮起。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﹝鵬﹞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雲。”
唐錢起《江行無題》詩之二二:“帆翅初張處,雲鵬怒翼同。”
唐韓愈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詩:“怒起簸羽翮,引吭吐鏗轟。”
7.強;健。
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天下將因秦怒,乘趙之弊,瓜分之。”
《後漢書·黨錮傳·賈彪》:“彪兄弟三人,並有高名,而彪最優,故天下稱曰‘賈氏三虎,偉節最怒’。”
8.指筆勢遒勁雄健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寺塔記上》:“吳道玄《白晝地獄變》,筆力勁怒,變狀陰怪。”
9.威武。
《孫子·作戰》:“故殺敵者,怒也。”
李筌註:“怒者,軍威也。”
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迾卒清候,武士赫怒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“奮其武怒,總其罪人。”
10.芒角刺出。
《漢書·天文誌》:“旬始,出於北鬥傍,狀如雄雞。其怒,青黑色,象伏鱉。”
顏師古註引宋均曰:“怒,謂芒角刺出。”
唐呂溫《工部尚書崔公行狀》:“感激而將星芒怒,謀謨而兵祲廓清。”
11.同“努”。勉力。
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怒,勉也。”
《金石萃編》卷一○七引唐玄應《憲超塔銘》:“怒力勤策,法乳相親。”
《全唐文》作“努”。
12.多。
《廣雅·釋詁三》:“怒,多也。”參見“怒那”。
13.我國少數民族名。
2.7萬人(1990年)。居住在雲南省的碧江、福貢、貢山、蘭坪等縣。
阅读:235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