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鑄

ok8.org > 詞典 > 陶鑄

(陶鑄,陶鑄)

1.製作陶範並用以鑄造金屬器物。

《墨子·耕柱》:“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折金於山川,而陶鑄之於昆吾。”

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墨子三》:“陶謂作範,鑄謂鎔金。凡古代彜器,未有不用範者,近世所發現之商周陶範,固所習見。

《禮記·禮運》‘範金合土’疏‘範金者,謂為形範以鑄金器’,是範金亦陶鑄之義。”

2.比喻造就、培育。
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是其塵垢秕糠,將猶陶鑄堯舜者也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徵聖》:“陶鑄性情,功在上哲。”

周振甫註:“陶,製瓦器;鑄,冶煉。指教育培養。”

清趙翼《壽劉可行舅兄八十》詩:“一門子弟親陶鑄,三世文詞力表彰。”

郭沫若《創造十年》十:“並不是泰東能夠束縛我們,是我們被舊社會陶鑄成了十足的奴性。”

3.熔化;融合。

《隋書·高祖紀上》:“五氣陶鑄,萬物流形。”
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三》:“右將軍陶鑄百家,出入萬類,信手拈來,無不如意。”

清葉燮《原詩·內篇上》:“今之人固群然宗杜矣,亦知杜之為杜,乃合漢、魏、六朝並後代千百年之詩人而陶鑄之者乎?”

4.模仿,模擬。

清侯方域《倪雲林十萬圖記》:“董宗伯《畫旨》雲:‘雲林畫早歲學北苑,在勝國時可稱逸品。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,元人多從陶鑄而來,大癡王濛尚存蹊徑,獨雲林古淡天然,米襄陽後一人也。’”

阅读:1209

●陶鑄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