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如

如字的筆畫:6畫;

ㄖㄨˊ

〔《廣韻》人諸切,平魚,日。〕

〔《廣韻》人恕切,去禦,日。〕

1.隨順;依照。

《公羊傳·桓公元年》:“繼弒君不言即位,此其言即位何,如其意也。”

漢班固《白虎通·嫁娶》:“女者,如也,從如人也。”

唐韓愈《唐故監察禦史衛府君墓誌銘》:“聞南方多水銀丹砂,雜他奇藥,鑣為黃金,可餌以不死……得藥,試如方,不效。”

《西遊記》第四一回:“龍王俱如號令。”

2.像;如同。

《詩·王風·采葛》:“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。”

宋王十朋《題湖邊莊》詩:“十裏青山蔭碧湖,湖邊風物畫難如。”

陳毅《贈緬甸友人》詩:“不老如青山,不斷似流水。”

3.及,比得上。
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弗如也!吾與女弗如也!’”唐韓愈《舉張惟素自代狀》:“臣所不如,輒舉自代。”

清戴名世《繆太翁遺稿序》:“序吾先人文莫如子。”

4.往,去。

《左傳·隱公六年》:“鄭伯如周,始朝桓王也。”

唐韓愈《祭田橫墓文》:“貞元十一年九月,愈如東京,道出田橫墓下。”

清龔自珍《尊隱》:“大川修道,百寶萬貨,奔命湧塞,喘車牛如京師。”

5.遭遇,際遇。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葉生》:“淮陽葉生者,失其名字。文章詞賦,冠絕當時;而所如不偶,因於名場。”

張友鶴會校:“如,抄本作遇。”

6.奈。

《詩·唐風·綢繆》:“子兮子兮,如此良人何!”

《論語·子路》:“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唐白居易《霖雨苦多》詩:“自作潯陽客,無如苦雨何?”前蜀貫休《硯瓦》詩:“淺薄雖頑樸,其如近筆端。”

7.相敵;抵擋。

《戰國策·宋衛策》:“夫宋之不足如梁也,寡人知之矣。”

高誘註:“如,當也。”

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單於自度戰不能如漢兵,單於遂獨身與壯騎數百潰漢圍西北遁走。”

8.應當。
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天欲殺之,則如勿生。”

《墨子·貴義》:“今天下莫為義,則子如勸我者也,何故止我?”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墨子四》:“如,猶宜也。言子宜勸我為義也。”

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“不習為吏,如視己事。”

9.不如。

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:“母欲立之,己殺之,如毋與而已矣。”

何休註:“如即不如,齊人語也。”

10.猶乃,是。

《論語·憲問》:“桓公九合諸侯,不以兵車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。”

唐韓愈《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》詩:“初如遣宦情,終乃最郡課。”

11.農曆二月的別稱。

《爾雅·釋天》:“二月為如。”

12.表示舉例。

宋歐陽修《六一詩話》:“太瘦生,唐人語也,至今猶以為語助,如作麽生,何似生之類是也。”

清龔自珍《通明觀科判》:“下根覺大覺,又為三,如左。”

13.通“汝”。爾,你。

《書·洛誥》:“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,予乃胤保,大相東土。”

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洛誥解》:“如,而也;而,汝也。”

宋文天祥《感傷》詩:“各任如曹命,那知吾輩心。”

14.通“挐”。交錯。

《後漢書·文苑傳上·杜篤》:“田田相如,鐇钁株林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餘編·後漢書》:“如,讀為紛挐之挐,田田相如,猶今人言犬牙相錯也。

揚雄《豫州箴》曰:‘田田相挐,廬廬相距’,是其證。”

15.副詞。將要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有喜而憂,如有憂而喜乎?”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七:“如,猶將也……言憂喜各因其事,若有喜而憂,則亦將有憂而喜乎?”

16.副詞。猶乃,這才,然後。

《大戴禮記·少間》:“臣之言未盡,請盡臣之言,君如財之。”

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七:“如,猶乃也……言請俟臣之言盡,君乃裁之也。”

17.介詞。於。

《呂氏春秋·愛士》:“人之困窮,甚如饑寒。”

宋趙彥端《謁金門》詞:“休相憶,明日遠如今日。”

《京本通俗小說·誌誠張主管》:“小如員外三四十歲。”

元趙顯宏《一枝花·行樂》套曲:“醉醺醺過如李白,樂醄醄勝似陶潛。”

18.連詞。表示假設關係。假如,如果。

《詩·秦風·黃鳥》:“如可贖兮,人百其身。”

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惜乎,子不遇時!如令子當高帝時,萬戶侯豈足道哉!”

《資治通鑒·漢元帝永光五年》:“如當親者疏,當尊者卑,則佞巧之姦因時而動,以亂國家。”

19.連詞。表示承接關係。而;就。

《詩·小雅·車攻》:“不失其馳,舍矢如破。”

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七:“如破,而破也。”
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民之故計,皆就安利如辟危窮。”

漢桓寬《鹽鐵論·世務》:“見利如前,乘便而起。”

20.連詞。表示轉折關係。至於;卻。

《書·舜典》:“修五禮、五玉、三帛、二生一死贄;如五器,卒乃復。”

孔傳:“玉帛、生、死所以為贄以見之。器謂圭璧,如五器,禮終則還之。”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鄉是如不臧,倍是如不亡者,自古及今未嘗有也。”

21.連詞。表示並列關係。和,與。

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“公如大夫入。”

22.連詞。表示選擇關係。或者。

《論語·先進》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”

朱熹集註:“如,猶或也。”

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宗廟之事,如會同,端章甫,願為小相焉。”

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予秦地如毋予,孰吉?”

23.形容詞後綴。猶然。

《易·屯》:“屯如邅如,乘馬班如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如,是語辭也。”

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七:“如,猶然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崔玄暐傳》:“玄暐三世不異居,家人怡怡如也。”

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顧於個人殊特之性,視之蔑如,既不加之別分,且欲致之滅絕。”

24.吐蕃國之行政單位名。
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:“吐蕃……全國分為四個如,每如分上下二分如。”

25.佛教語。實相,如實之相。謂平等不變的理體。

《維摩詰經·菩薩品》:“如者,不二不異。”

清龔自珍《通明觀科判》:“生滅即空無異名上如。”

26.姓。

三國時有如淳。見唐顏師古《〈漢書〉敘例》。

阅读:4283

●如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