閣
簡體閣字的筆畫:9畫;繁體閣字筆畫:14畫。
(閣,閣)
gé
ㄍㄜˊ
〔《廣韻》古落切,入鐸,見。〕
1.擱置食物等的廚櫃。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大夫七十而有閣。”
鄭玄註:“閣,以板為之,庋食物也。”
宋沈括《夢溪補筆談·器用》:“閣者,板格以庋膳羞者,正是今之‘立鐀’。今吳人謂立鐀為‘廚’者,原起於此。以其貯食物也,故謂之‘廚’。”
2.棧道;複道。用木支架於空中而成的道路。
《戰國策·齊策六》:“故為棧道木閣,而迎王與後於城陽山中,王乃得反,子臨百姓。”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高廊四註,重坐曲閣。”
郭璞註引司馬彪曰:“曲閣,閣道委曲也。”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去輒燒絕棧道。”
司馬貞索隱引北魏崔浩曰:“險絕之處,傍鑿山巖,而施版梁為閣。”
唐韓愈《方橋》詩:“非閣復非船,可居兼可過。”
3.樓閣。
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高臺層榭,接屋連閣,非不麗也。”
唐韓愈《和席八十二韻》:“橫門開日月,高閣切星辰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蓮花公主》:“轉過牆屋,導至一處,叠閣重樓,萬椽相接,曲折而行。”
4.指建閣。
清梅曾亮《盔山餘霞閣記》:“因山之高下為屋而閣於其嶺,曰餘霞,因所見而名之也。”
5.指夾室。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地部一》:“閣,夾室也,以板為之,亦樓觀之通名也。”
6.指古代的國家藏書樓,屬秘書監。
《文選·王儉〈褚淵碑文〉》:“贊道槐庭,司文天閣。”
李善註引《三輔故事》:“天祿閣在大殿北,以藏祕書。”
張銑註:“任於天祿之閣也。
天祿,書閣名,謂秘書丞也。”
《文選·陸機〈謝平原內史表〉》:“入朝九載,歷官有六,身登三閣,官成兩宮。”
李善註引《晉令》:“祕書郎掌中外三閣經書。”
《北史·牛弘傳》:“魏文代漢,更集經典,皆藏在祕書,內外三閣。”
7.古代中央官署名。內閣之略稱。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設朝》:“聖旨下:鳳陽督撫馬士英,倡議迎立,功居第一,即陞補內閣大學士,兼兵部尚書,入閣辦事。”
8.舊指女子的閨房。
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木蘭詩》:“開我東閣門,坐我西間床,脫我戰時袍,著我舊時裳。”
郭沫若《月蝕》:“她現在已經二十二歲了,怕已經出了閣罷。”
9.架起,支撐。
唐劉恂《嶺表錄異》卷上:“又到野叉國,船抵暗石而損,遂搬人物上岸,伺潮落,閣船而修之。”
唐劉恂《嶺表錄異》卷上:“康州悅城縣北百餘裏山中,有焦石穴。每歲鄉人琢為燒食器。但燒令熱徹,以物襯閣,置之盤中,旋下生魚肉及蔥韭齏葅醃之類,頃刻即熟,而終席煎沸。”
宋蘇軾《謫居三適·午窗坐睡》詩:“蒲團蟠兩膝,竹幾閣雙肘。”
《古今小說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“史弘肇頂著盤子,郭大郎駝著架子,走來柴夫人幕次前,叫聲:‘賣肉。’放下架子,閣那盤子在上。”
10.安放。
唐張鷟《遊仙窟》:“十娘則喚桂心,並呼芍藥,與少府脫靴履,叠袍衣,閣襆頭,掛腰帶。”
魯迅《墳·我之節烈觀》:“決不能將一個絕大題目,都閣在陰類肩上。”
11.擱置;停輟。
《新唐書·姜師度傳》:“左拾遺劉彤建榷天下鹽鐵利內之官,免貧民賦,詔戶部侍郎強循與師度並假禦史中丞,會諸道按察使議所以榷之之法,俄為議者沮,閣不行。”
宋楊萬裏《蘭溪解舟》詩之三:“隻愁灘淺閣行舟,到得江深又不流。”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》:“此乃自作孽不可活。這話閣過不題。”
陳去病《哭鈍初》詩:“柳殘花謝宛三秋,雨閣雲低風撼樓。”
12.含著,不使流下。
宋範成大《八場坪聞猿》詩:“天寒林深山石惡,行人舉頭雙淚閣。”
明李東陽《病中言懷》詩之三:“愁來強閣東門淚,老去從欹杜甫冠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五回:“聽到‘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’這兩句的時候,那人眼裏已經閣了許多淚,未曾墜下。”
13.見“閣閣”。
阅读:185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