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來

ok8.org > 詞典 > 從來

(從來,從來)

1.亦作“從徠”。來路;由來;來源。

《逸周書·大武》:“五虞:一鼓走疑,二備從來,三佐車舉旗,四采虞人謀,五後動撚之。”

朱右曾註:“備從來,防其斷我歸路。”

唐牛僧孺《玄怪錄·張佐》:“佐甚異之。試問所從來,叟但笑而不答。至再三,叟忽怒叱曰:‘年少子,乃敢相逼!吾豈盜賊椎埋者耶?何必知從來!’”明蔣一葵《長安客話·香山寺》:“來青軒在佛殿東,所從來久,其匾額則今上宸翰也。”

魯迅《而已集·略論中國人的臉》:“一到廣州,我覺得比我所從來的廈門豐富得多的,是電影,而且大半是‘國片’,有古裝的,有時裝的。”

2.歷來;向來。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元氏之世,在洛京時,有一才學重臣,新得《史記音》,而頗紕謬,誤反‘顓頊’字,頊當為許錄反,錯作許緣反,遂為朝士言:‘從來謬音“專旭”,當音“專翾”耳。’”明張居正《文華殿論奏》:“此地從來多荒少熟。”
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至於兩妻並立,則從來無一相得者,亦從來無一相安者。”

張天翼《溫柔製造者》:“我從來沒對你隨便過。”

3.從前;原來。

唐賈島《過京索先生墳》詩:“從來有恨君多哭,今日何人更哭君”唐歸仁《題楚廟》詩:“羞容難更返江東,誰問從來百戰功?”宋王安石《金陵懷古》詩之一:“《黍離》《麥秀》從來事,且置興亡近酒缸。”

明高明《琵琶記·乞丐尋夫》:“奴深謝公公,便相允諾,從來的深恩怎敢忘卻?”

阅读:1546

●從來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