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韻
(和韻,和韻)
I
1.謂文雅而有風度。
《南史·王訓傳》:“眉目疏朗,舉動和韻。”
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有道之器》:“彥回風流和韻,施之燕閒,故是佳士。”
2.指句中音調和諧,句末韻腳相協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聲律》:“吟詠滋味,流於字句。氣力窮於和韻。異音相從謂之和,同聲相應謂之韻。”
範文瀾註:“異音相從謂之和,指句內雙聲叠韻及平仄之和調;同聲相應謂之韻,指句末所用之韻。”
II
謂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。
宋張表臣《珊瑚鉤詩話》卷一:“前人作詩,未始和韻。自唐白樂天為杭州刺史,元微之為浙東觀察,往來置郵筒倡和,始依韻,而多至千言,少或百數十言,篇章甚富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余作詩,雅不喜叠韻,和韻,及用古人韻。”
清梅曾亮《<柏皂山房詩集>自序》:“叠韻之巧,盛於蘇黃;和韻之風,流於元白。”
阅读:14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