燦爛
(燦爛,燦爛)
1.明亮貌;鮮明貌。
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瑰異譎詭,燦爛炳煥。”
薛綜註:“燦爛炳煥,絜白鮮明之貌。”
隋諸葛潁《奉和月夜觀星》:“星月滿茲夜,燦爛還相臨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微茫幾點疏星,戶前相引;燦爛一鉤新月,木末來邀。”
浩然《艷陽天》第二章:“馬連福兩手插在衣兜裏,仍然呆呆地站立在燦爛的陽光下。”
2.華麗;絢麗。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華袞燦爛,非隻色之功;嵩岱之峻,非一簣之積。”
元喬吉《梁州第七·射雁》套曲:“魚尾紅殘霞隱隱,鴨頭綠秋水涓涓,芙蓉燦爛搖波面。”
明何景明《畫鶴賦》:“錦燦爛兮金谷,花窈窕兮朱亭。”
朱德《和郭沫若春節遊廣州花市》:“百花齊放遍城鄉,燦爛花光紅滿堂。”
3.形容文辭華美。
明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卷五:“余於國朝前輩名家,亦偶見一斑……張文隱如藥鑄鼎,燦爛驚人,終乏古雅。”
清周亮工《客索壽母詩即用客韻》:“文辭日燦爛,金石日晶熒。”
4.形容事情或事業輝煌;美好。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下》:“宏亮洪業,表相祖宗,贊揚迪哲,備哉燦爛,真神明之式也。”
宋司馬光《同鮮於子駿題和樂亭》詩:“聖人垂大訓,燦爛著芳冊。”
元張琰《出塞曲》:“忠誠表壯節,燦爛千古後。”
毛澤東《新民主主義論》十五:“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,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。”
阅读:24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