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花
1.舊時一種用於緘封公文的憑證。
《清會典事例·吏部·漏用印信》:“﹝乾隆﹞三十七年奏準,各省督撫等拜發奏摺,俱於夾板之外用棉榜紙封固,接縫處黏貼印花。其奉差出京官員,照例領取兵部印花備用。如有遺漏黏貼印花者,照遺漏用印例,罰俸一年。”
2.謂將花紋或圖案印到紡織品等物上。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紡織》:“三曰織布工,分六層:曰絡經……曰印花。”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鑄銀》:“美國鑄銀錢之法,由鎔化而鼓鑄、範圍、淘洗、印花、鏨印。”
3.謂印有圖案或花紋。
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貼西墻靠北一張大床,床上懸著印花夏布帳子。”
王汶石《大木匠》二:“連綿不斷的花布捲,女人們的白色印花頭巾。”
4.指印花稅。
孫中山《建國方略》附錄一:“此之價格,因包含債券發行於各國所需用之印花,故比其原定價格略低。”
5.指印花稅票。由政府出售,貼在契約、憑證等上面,作為稅款的一種特製印刷品。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韋叢蕪》:“因為我所要求者,是還我版稅和此後書上要貼印花兩條。”
巴金《絕不會忘記》:“這種印花比普通的郵票稍微大一點,當中一顆紅心,兩邊各四個字:‘萬眾一心’和‘勿忘國恥’。”
阅读:109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