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極必反
【成語】:物極必反
【拼音】:wù jí bì fǎn
【解釋】:極:頂點;反:向反面轉化。事物發展到極點,會向相反方向轉化。
【出處】:《呂氏春秋·博誌》:“全則必缺,極則必反。”《鹖冠子·環流》:“物極則反,命曰環流。”
【示例】:“~”,錯誤成了堆,光明就會到來。 ★毛澤東《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驗》
【反義詞】:千篇一律
【英文】:things will develop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when they become extreme
【日文】:物事(ものごと)が極(きわ)まれば反対方向(はんたいほうこう)へ転化(てんか)する
【法文】:après l'apogée,le déclin
【德文】:eine Sache schlǎgt in ihr Gegenteil um,wenn sie auf die Spitze getrieben wird
【成語故事】:唐太宗的才人武則天後來成為唐高宗的皇後,高宗死後,中宗年幼,她自己臨朝聽政。中宗逐漸長大可以處理國家大事,武後不肯放權。大臣蘇安桓上一篇奏疏讓她歸政於中宗,提醒她註意物極必反、器滿則盈。武則天沒有采納
(物極必反,物極必反)
宋李攸《宋朝事實·削平僭偽》:“蜀土之民,近歲日益繁盛,但習俗囂浮,多事遨賞。物極必反,今小寇驚動,豈天意抑其浮華耶?”孫中山《社會主義的分析》:“社會主義者嘗謂物極必反,專制若達於極點,推翻即易如反掌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十二章:“宋鬱彬把身子靠在垛上,看看站在他左右兩個全身黑衣的護院打手,搖搖頭說:‘物極必反。我父親對待農民也太厲害了。’”亦作“物極必返”。
朱熹《近思錄·道體》引宋程頤曰:“如《復卦》言七日來復,其間元不斷續,陽已復生,物極必返,其理須如此。”
阅读:14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