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常
1.平日家居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飧飯》:“因家常炊次,三四日,輒以新炊飯一碗酘之。”
唐王建《宮詞》之五一:“家常愛著舊衣裳,空插紅梳不作妝。”
冰心《六一姊》:“我身上穿的隻是家常很素凈的衣服,在紅綠叢中,更顯得非常的暗淡。”
2.引申指普通的、平常的。
宋張先《西江月》詞:“體態看來隱約,梳妝好是家常。檀槽初抱更安詳,立向樽前一行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二二回:“賈母內院搭了家常小巧戲臺。”
3.謂家庭日常生活。
《敦煌變文集·燕子賦》:“使人遠來沖熱,且向窟裏逐涼。卒客無卒主人,蹔坐撩治家常。”
宋張元幹《浣溪沙》詞:“棐幾明窗樂未央,薰爐茗碗是家常。”
清龔自珍《好事近·錄言》詞:“細語道家常,生小不矜珠翠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二三:“白玉山回到家裏,白大嫂子歡歡喜喜接著他。舀水他洗臉。她坐在炕桌邊上,一面衲鞋底,一面嘮家常。”
4.古時僧人化緣的常用語。猶言家中常有之物,家常的茶飯。
《敦煌變文集·難陀出家緣起變文》:“世尊直到難陀門前,道三兩聲家常。”
五代齊己《寄山中叟》詩:“青泉碧樹夏風涼,紫蕨紅粳午爨香。應笑晨持一盂苦,腥羶市裏叫家常。”
《景德傳燈錄·從展禪師》:“師見僧吃飯,乃托缽曰:‘家常。’”
阅读:13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