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瀟雨晦
【成語】:風瀟雨晦
【拼音】:fēng xiāo yǔ huì
【解釋】:瀟:冷落,沒有生氣;晦:昏暗。形容風急雨驟,天色昏暗。也比喻形勢險惡。
【出處】:《詩經·鄭風·風雨》:“風雨瀟瀟,雞鳴膠膠,既見君子,雲胡不瘳。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,既見君子,雲胡不喜。”
【示例】:當此國基甫定,~之時,正全體國民臥薪嘗膽之日。 ★清·梁啟超《政府大政方針宣言書》
【近義詞】:狂風暴雨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形勢險惡
(風瀟雨晦,風瀟雨晦)
《詩·鄭風·風雨》:“風雨瀟瀟,雞鳴膠膠,既見君子,雲胡不瘳。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,既見君子,雲胡不喜。”後遂以“風瀟雨晦”形容風急雨驟,天色昏暗。亦比喻形勢險惡。
梁啟超《政府大政方針宣言書》:“當此國基甫定,風瀟雨晦之時,正全體國民臥薪嚐膽之日。”
陳家慶《感湘亂作次韻》:“風瀟雨晦悲流徙,月慘霜淒感苦辛。”
阅读:150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