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屠

屠字的筆畫:11畫;

I

ㄊㄨˊ

〔《廣韻》同都切,平模,定。〕

1.宰殺(牲畜)。

《逸周書·程典》:“牛羊不盡齒,不屠。”

《楚辭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呂望屠於朝歌兮,寧戚歌而飯牛。”

2.指以宰殺牲畜為職業的人。

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臣有客在市屠中,願枉車騎過之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狼》:“一屠晚歸,擔中肉盡,止有剩骨。”

3.屠殺,殺戮;毀滅,毀壞。

《荀子·議兵》:“不屠城,不潛軍,不留眾,師不越時。”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天下苦秦久矣。今父老雖為沛令守,諸侯並起,今屠沛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按;範曄雲:‘剋城多所誅殺,故雲屠也。’”

《漢書·項籍傳》:“聞沛公已屠鹹陽,羽大怒,使當陽君擊關。”

晉潘嶽《西征賦》:“事回泬而好還,卒宗滅而身屠。”

唐韓愈《張君墓誌銘》:“前日吳元濟斬東市,昨日李師道斬於軍中,同惡者父母妻子皆屠死。”

宋蘇舜欽《上範希文書》:“近日竊聞鄰郡數勝,頗得馬畜,屠其柵壘,火其聚積。”

蕭三《東北工農歌》:“上海吳淞一場戰,閘北燒盡屠江灣。”

4.割裂;分裂。

《逸周書·周祝》:“國覆,國事,國孤,國屠,皆若之何?”孔晁註:“屠,謂人分裂也。”

5.通“瘏”。病。

《詩·豳風·鴟鴞》:“予口卒屠,曰予未有室家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屠,本又作瘏,音徒。”

6.用同“荼”。參見“屠毒”。

7.姓。

春秋時有屠擊。見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。

II

chú

ㄔㄨˊ

〔《廣韻》直魚切,平魚,澄。〕

休屠,地名。

西漢置,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北。

西晉廢。

北魏復置。

隋又廢。

《漢書·地理誌下》:“武威郡……張掖,武威,休屠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屠音直閭反。”

阅读:1542

●屠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