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蒙

ok8.org > 詞典 > 迷蒙

(參見迷懞,迷濛)

I

1.矇昧糊塗。

南朝宋謝靈運《與諸道人辨宗論》:“日用不知,百姓之迷蒙,唯佛究盡實相之崇高。”

唐白居易《聞庾七左降》詩:“後心誚前意,所見何迷蒙。”

宋洪邁《夷堅丁誌·巴山蛇》:“食已即飽,心常迷蒙。”

2.指迷迷糊糊。

許傑《慘霧》中:“在黑暗中的迷蒙的入睡。”

3.迷茫;模糊不明。

清江昉《疏影》詞:“迷蒙十畝秋陰裏,更悄浸漪漪寒碧。”

《新華月報》1961年第9期:“戰爭經常處在迷蒙不清的情況中,比其他事物更帶不確實性。”

II

迷惑蒙騙。

清黃六鴻《福惠全書·刑名·強奸》:“或於茶酒糕餅中用藥昏迷因而姦汙者,雖無恐嚇縛制之形,已有計誘迷蒙之實,不謂之強姦得乎?”

阅读:1304

●迷蒙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