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蘭

ok8.org > 詞典 > 馬蘭

(馬蘭,馬蘭)

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葉互生,披針狀橢圓形,上部邊緣有粗鋸齒。花藍紫色,形似菊花。嫩草可食,又可做豬的飼料。也稱馬蘭頭、雞兒腸。

《楚辭·東方朔<七諫·怨世>》:“蓬艾親入禦於床笫兮,馬蘭踸踔而日加。”

洪興祖補註:“《本草》雲:馬蘭生澤旁,氣臭,花似菊而紫。”
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馬蘭》:“馬蘭湖澤卑溼處甚多,二月生苗,赤莖白根。長葉有刻齒狀,似澤蘭,但不香爾,南人多采汋曬乾,為蔬及饅餡。入夏高二三尺,開紫花,花罷有細子。”

2.即馬藺。

賀敬之《放聲歌唱》詩:“把馬蘭紙的《整風文獻》和《七大決議》放在我的口袋裏。”

《新華日報》1943.3.4:“兩月前,水未結冰,池裏經常泡著與石灰混在一起的馬蘭草。”參見“馬藺”。

3.見“馬欄”。

阅读:1218

●馬蘭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