掛冠
亦作“掛冠”。
晉袁宏《後漢紀·光武帝紀五》:“﹝逢萌﹞聞王莽居攝,子宇諫,莽殺之。
萌會友人曰:‘三綱絕矣,禍將及人。’即解衣冠,掛東都城門,將家屬客於遼東。”
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逢萌》亦載此事。又,南朝梁陶弘景,於齊高帝作相時,曾被引為諸王侍讀。他家貧,求作縣令不得,乃脫朝服掛神武門,上表辭祿。見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陶弘景》。後因以“掛冠”指辭官、棄官。
南朝梁沈約《和左丞庾杲之移病》:“掛冠若東都,山林寧復出。”
宋葉適《祭韓子師尚書文》:“憤發掛冠,龠米自炊。”
清李漁《玉搔頭·分任》:“蒿目為時憂,年未艾,霜雪盈頭,掛冠無奈君恩厚,銓衡陪掌,簪纓忝繼,君父難酬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理水》:“有的咬一口鬆皮餅,極口嘆賞它的清香,說自己明天就要掛冠歸隱,去享這樣的清福。”
阅读:131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