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皓

ok8.org > 詞典 > 四皓

1.指秦末隱居商山的東園公、甪裏先生(甪,一作角)、綺裏季、夏黃公。四人鬚眉皆白,故稱商山四皓。

高祖召,不應。後高祖欲廢太子,呂後用張良計,迎四皓,使輔太子,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,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。事見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、《漢書·張良傳》。

漢揚雄《解嘲》:“藺生收功於章臺,四皓采榮於南山。”

唐杜牧《題青雲館》詩:“四皓有芝輕漢祖,張儀無地與懷王。”

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辯證五·四皓考》:“《陳留誌》雲:‘東園公姓唐,名秉,字宣明,襄邑人,常居園中,因以為號;夏黃公姓崔,名廓,字少通,齊人,隱居夏裏修道,故號夏黃公;甪裏先生,河內軹人,泰伯之後,姓周名術,字元道,號曰霸上先生。’卻欠綺裏季。

皇甫謐《高士傳》載:‘綺裏季姓朱,名暉,字文季。’四人詳矣……予以《索隱》既引《陳留誌》欠園公之名,失寫也;廓與廣同,姓黃,非崔,文義順也;甪裏既稱泰伯之後,必蘇人,或寓居於軹也。”按,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司馬貞索隱引《陳留誌》作“園公姓庾”。參見“商山四皓”。

2.指南朝齊徐伯珍兄弟四人。

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徐伯珍》:“﹝徐伯珍﹞家甚貧窶,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,時人呼為‘四皓’。”

3.泛指隱居不仕、年高望重的人。

明張煌言《懷王媿兩少司馬》詩:“我昔曾上嘉禾島,島上衣冠多四皓。”

阅读:1037

●四皓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