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眊
1.眼睛昏花。
唐柳宗元《與蕭翰林俛書》:“居蠻夷中久,慣習炎毒,昏眊重膇,意以為常。”
宋歐陽修《謝賜<漢書>表》:“臣兩目昏眊,雖嗟執卷之已艱,十襲珍藏,但誓傳家而永寶。”
清沈初《西清筆記·紀文獻》:“文恪於暮年眼昏眊,不能作。”
茅盾《色盲》五:“正是這顆心的撞擊,使他全身的血液騷擾不寧,使他的神經混亂,使他的眼睛昏眊。”
2.同“昏耄”。老邁。
元白樸《梧桐雨》第二摺:“如今明皇年已昏眊,楊國忠、李林甫播弄朝政。”
3.同“昏耄”。昏聵;糊塗。
《宋史·魏琰傳》:“﹝琰﹞晚昏眊,縱私人亂法,日笞撲無罪吏卒。”
明朱鼎《玉鏡臺記·王敦反》:“朝廷昏眊縱姦謀,淹棄吾曹如寇讎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九回:“那婆子本是愚夯之人,兼之年邁昏眊,惟利是命,一概情面不管。”
阅读:115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