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姑

姑字的筆畫:8畫;

ㄍㄨ

〔《廣韻》古胡切,平模,見。〕

“家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丈夫的母親。婆婆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子容之母走謁諸姑。”

《後漢書·列女傳·鮑宣妻》:“拜姑禮畢,提甕出汲。”

唐韓愈《扶風郡夫人墓誌銘》:“夫人適年若幹,入門而媼禦皆喜,既饋而公姑交賀。”

宋趙彥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五:“婦謂夫之父曰舅,夫之母曰姑。”

清龔自珍《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》詩:“此時慈母擁燈坐,姑倡婦和雙勞人。”

2.父親的姊妹;姑母。

《詩·邶風·泉水》:“問我諸姑,遂及伯姊。”

毛傳:“父之姊妹稱姑。”

《新唐書·狄仁傑傳》:“且姑姪與母子孰親?”清葉廷琯《吹網錄·石林燕語》:“知制誥劉敞,知揚州。

敞,王堯臣姑子。”

3.丈夫的姊妹。參見“姑嫂”。

4.婦女的通稱。

《呂氏春秋·先識》:“商王大亂,沈於酒德,避遠箕子,爰近姑與息。”

高誘註引《屍子》註:“姑,婦也;息,小兒也。”

5.出家修行或從事迷信職業的婦女。如:尼姑、道姑、三姑六婆。

6.姑且;暫且。

《書·酒誥》:“勿庸殺之,姑惟教之。”

漢桓寬《鹽鐵論·論誹》:“若子之為人吏,宜受上戮,子姑默矣。”

宋葉適《上孝宗皇帝劄子》:“然則虜之所謂難攻者,豈真難?而不可動者,豈真不可哉?此姑未論可也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王者》:“銀亦細事,汝姑出。”

魯迅《兩地書·致許廣平十二》:“但一時想不出適當之字,姑仍之。”

7.通“盬”。用嘴吸食。參見“姑嘬”。

阅读:2920

●姑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