唦
唦字的筆畫:10畫;
shā
ㄕㄚ
〔《龍龕手鑒》音沙〕
1.語氣詞。表示測度、祈使等,略同於“啊”、“吧”。
宋黃庭堅《醜奴兒》詞:“那回得句閑言語,傍人盡道,你管又還鬼那人唦。”
元李行道《灰闌記》第三摺:“告告告狠爹爹寧耐唦,來來來聽妹子細說根芽。”徐懷中《西線軼事》二:“你們得站在我的地位,替我想一想唦!”
2.吹;吹奏。
元楊立齋《般涉調·哨遍》曲:“棚上下,對文星樂宿,唱唱唦唦。”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勸農》:“春鞭打,笛兒唦,倒牛背斜陽閃暮鴉。”
3.嘶啞。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十三章:“眼裏漂著淚花,唦著嗓子說。”
4.象聲詞。
茅盾《子夜》十三:“﹝朱桂英﹞打得他‘家’的竹門唦唦地響。”
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徐改霞輕盈的腳步,唦唦地從土場西邊的草路向湯河走去了。”
阅读:116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