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門
(柴門,柴門)
I
1.用柴木做的門。言其簡陋。
三國魏曹植《梁甫行》:“柴門何蕭條,狐兔翔我宇。”
宋王安石《即事》詩之一:“漸老逢春能幾回,柴門今始為君開。”
清李漁《憐香伴·書空》:“柴門靜夜無關鑰,留與山僧帶月推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二十:“蕭祥推開柴門,兩隻白鵝驚飛著跑開。”
2.代指貧寒之家;陋室。
《晉書·儒林傳論》:“若仲寧之清貞守道,抗誌柴門;行齊之居室屢空,棲心陋巷……斯並通儒之高尚者也。”
宋楊萬裏《送蔡定夫提舉正字使廣東》詩:“柴門僵臥三臘雪,魚釜僅續一線煙。”
元張可久《山坡羊·雪夜》曲:“扁舟乘興,讀書相映,不如高臥柴門靜。”
II
猶杜門,閉門。
《後漢書·楊震傳》:“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,於是柴門絕賓客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雲蘿公主》:“生歸,殯母已,柴門謝客。”
阅读:12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