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索
(蕭索,蕭索)
1.蕭條冷落;淒涼。
晉陶潛《自祭文》:“天寒夜長,風氣蕭索,鴻雁於征,草木黃落。”
宋劉過《謁金門》詞:“休道旅懷蕭索,生怕香濃灰薄。”
明高啟《長洲苑》詩:“草樹迎蕭索,湖山罷鬱蔥。”
柔石《二月》九:“小雨點打著二人底傘上,響出寂寞的調子。黃昏底鎮內,也異樣地蕭索。”
2.疏散;稀少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若煙非煙,若雲非雲,郁郁紛紛,蕭索輪囷,是謂卿雲。”
唐王初《自和書秋》:“隴首斜飛避弋鴻,穨雲蕭索見層空。”
宋歐陽修《送徐生之澠池》詩:“爾來飄流二十載,鬢髮蕭索垂霜冰。”
《明史·李時傳》:“扈蹕謁陵,道沙河,帝見居民蕭索,愴然曰:‘七陵在此,宜加守護。’”
3.淡漠。
《魏書·崔道固傳》:“安都視人殊自蕭索,畢捺固依依也。”
元辛文房《唐才子傳·司空圖》:“某宦情蕭索,百事無能。”
4.衰頹。
清侯方域《太平仁義之效論》:“猶病熱陽狂之人,惡其疾而以毒寒攻之,疾去而元氣亦蕭索矣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蓮香》:“一夜蓮來,驚曰:‘郎何神氣蕭索?’”
5.風雨吹打樹葉的聲音。
南朝宋鮑照《擬行路難》詩之十七:“寒風蕭索一旦至,竟得幾時保光華。”
唐元稹《酬樂天雪中見寄》詩:“知君夜聽風蕭索,曉望林亭雪半糊。”
元薩都剌《暮行》詩之一:“千山月崔嵬,萬葉雨蕭索。”
清徐蘭《赤陵姐琵琶歌》:“曲終馬上風蕭索,風吹淚逐哀弦落。”
阅读:18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