浼
浼字的筆畫:10畫;
měi
ㄇㄟˇ
〔《廣韻》武罪切,上賄,明。〕
〔《集韻》母罪切,上賄,明。〕
1.沾汙;玷汙。
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“雖袒裼裸裎於我側,爾焉能浼我哉?”
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蘇楷傳》:“蘇楷、盧賡等四人……曾無學業,敢竊科名,浼我至公,難從濫進。”
宋葉適《鞏仲至墓誌銘》:“仲至日益有名,不幸不得用,然有以自負,命雲侶月,跨越汗漫,浩乎不可浼。”
孫中山《自傳》:“昔以革命為大逆無道,去之若浼者,至是亦稍知動念矣。”
2.央求;請求。
元無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摺:“我特特央浼你通個信去,與他知道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十三回:“明日你父親週忌,就浼長老做些好事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四回:“當下秋痕趕著和跛腳拂拭了幾榻塵土,浼士寬侄兒幫著打掃。”
3.買;換取。
明湯顯祖《紫釵記·妝臺巧絮》:“到花月三更一笑回,春宵一刻千金浼。”
4.見“浼浼”。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