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拉西扯
【成語】:東拉西扯
【拼音】:dōng lā xī chě
【解釋】:一會兒說東,一會兒說西。指說話條理齋亂,沒有中心。
【出處】: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八十二回:“更有一種可笑的,肚子裏原沒有什麽,東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還自以為博奧。”
【示例】:倘在學校,誰都可以直沖而入,並無可談,而~,坐著不走,殊討厭也。 ★魯迅《兩地書·九三》
【反義詞】:有條不紊、絲絲入扣
【歇後語】:長人蓋個短被子;披著麻袋進竹林
【英文】:discursively
【日文】:でまかせにしゃべる
【法文】:parler à bǎtons rompus
【德文】:nur über belanglose Dinge,aber nicht zum Thema sprechen
【俄文】:рáзные рáзности
【成語故事】:賈寶玉住進大觀園後,整天不讀書,與黛玉、探春、寶釵等女孩一起玩,賈政隻好請私塾先生代儒來教他。他還是忙裏偷閑來看黛玉,與她東拉西扯,經常打翻了林黛玉的醋罐子。但隻要有幾天不見面,各自心中又憋不住
(東拉西扯,東拉西扯)
夏丏尊葉聖陶《文心》九:“那些校長先生偏要東拉西扯寫上這麽多的文字,真是可怪的事。”
茅盾《春蠶》四:“張老頭子也換了話,東拉西扯講鎮裏的‘新聞’。”
2.謂從各處拾取得來。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陳鐵耕》:“連環圖畫要在這裏賣版權,大約很難。刊物上雖時有木刻,然而不過東拉西扯,不化一文錢。要他們出錢,可就沒人肯要子。”
阅读:168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