債
債字的筆畫是:10畫
簡體債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債字筆畫:13畫。
(債,債)
zhài
ㄓㄞˋ
〔《廣韻》側賣切,去卦,莊。〕
〔《廣韻》側革切,入麥,莊。〕
“責”的今字。
1.所欠的錢財。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問左右何人可使收債於薛者。”
唐杜甫《曲江》詩之二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”
元張可久《山坡羊·酒友》曲:“劉伶不戒,靈均休怪,沿村沽酒尋常債。”
趙樹理《金字》:“這位鎮長是全區的首戶,全區大小村莊都有他放的債,都有押給他的地。”
2.用來喻指應兌現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損失。
陶鑄《松樹的風格》:“現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,一方面還了《新觀察》的債;另方面與大家共勉。”
巴金《在尼斯》:“沒有把我想的和應當寫的東西寫出來,我對讀者欠了一筆債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江泰:人家現在通緝我。我揹了壞名聲,我一輩子出不了頭,這是你欠我的債。”
3.借貸。
《管子·問》:“邑之貧人債而食者幾何家?”尹知章註:“債而食,謂從富者出息以供食。”
4.索還所欠的錢財。
《百喻經·債半錢喻》:“往有商人,貸他半錢,久不得償,即便往債。”
《百喻經·債半錢喻》:“到彼往債,竟不得見。”
阅读:12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