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襜

襜字的筆畫:18畫;

chān

ㄔㄢ

〔《廣韻》處占切,平鹽,昌。〕

1.繫在衣服前面的圍裙。

《詩·小雅·采綠》:“終朝采藍,不盈一襜。”

毛傳:“衣蔽前謂之襜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襜,尺占反。衣蔽前謂之襜,郭璞雲:‘今之蔽膝。’”

2.指襯在馬鞍上的裀褥。

唐曹唐《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》:“長襜敢辭紅錦重,舊韁寧畏紫絲蟠。”

前蜀毛文錫《甘州遍》詞:“金鞍白馬,雕弓寶劍,紅纓錦襜出長鞦。”

3.腋下部分的衣服。亦借指衣袖。

4.即襜褕。

唐皮日休《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》:“向陽裁白帢,終歲憶貂襜。”參見“襜褕”。

5.車帷。

《後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乘軒車大馬,赤屏泥,絳襜絡。”

李賢註:“襜,帷也;車上施帷以屏蔽者。”

宋姚寬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《華陽國誌》雲:郭賀為荊州刺史……明帝到南陽巡狩,賜三公之服,去襜露冕,使百姓見之,以彰有德。”

6.見“襜襜”。

阅读:1078

●襜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