糊塗

ok8.org > 詞典 > 糊塗

(糊塗,胡塗)

1.頭腦不清;不明事理。

《宋史·呂端傳》:“太宗欲相端,或曰:‘端為人糊塗。’太宗曰:‘端小事糊塗,大事不糊塗。’決意相之。”

金元好問《送高信卿》詩:“萬事糊塗酒一壺,別時聊為鼓嚨胡。”

聞一多《“一二·一”運動始末記》:“每一個糊塗的人都清醒起來。”

2.模糊。

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﹝荊公﹞將舄底向土牆上抹得字跡糊塗,方纔罷手。”

元喬吉《揚州夢》第四摺:“因此上落魄江湖載酒行,糊塗了黃粱夢境。”

明唐寅《出塞》詩之二:“功成築京觀,萬裏血糊塗。”

清洪昇《長生殿·窺浴》:“腮邊花粉糊塗,嘴上臙脂狼藉。”

3.含糊,不明確。
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晦菴也沒奈他何。隻得糊塗做了不合蠱惑上官,狠毒將他痛杖了一頓,發去紹興,另加勘問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回:“不但人拿的糊塗,連這牌票上的文法也有些糊塗。”

4.方言。指糊狀的食品。

柯巖《奇異的書簡·追趕太陽的人四》:“河南農村有個習慣,一到飯時就好拿著饃,端著‘糊塗’到飯場圪蹴著,三個一群,兩個一夥,連說話帶喝湯。”

《中國歌謠資料·山東臨沐民歌·要吃元亨飯》:“煎餅粗,糊塗薄,肚子吃不飽,怎麽能幹活!”

阅读:1261

●糊塗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