勘
勘字的筆畫:11畫;
kān
ㄎㄢ
〔《廣韻》苦紺切,去勘,溪。〕
1.校訂;核對。
唐白居易《題詩屏風絕句》:“相憶采君詩作障,自書自勘不辭勞。”
宋蘇舜欽《送韓三子華還家》詩:“勘書春雨靜,煮藥夜火續。”
明方孝孺《滄州趣為臺城趙生孝禮題》詩:“俯首蓬屋中,被褐勘六經。”
2.審問。
《舊唐書·來俊臣傳》:“請付來俊臣推勘,必獲實情。”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二酉綴遺中》:“後會盱眙長勘發冢盜,乃知二少年實發鄱陽冢。”
《清史稿·聖祖紀二》:“乙酉,裕親王福全等至京聽勘。”
3.察看;探測。
陳毅《遊桂林》詩:“佳景最留人,景亦待人勘。”如:勘探隊;勘察地形。
4.通“戡”。以武力平定。
宋王禹偁《建谿處士贈大理評事柳府君墓碣銘》:“有唐以武勘亂,以文化人。”
阅读:144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