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明

ok8.org > 詞典 > 貞明

(貞明,貞明)

1.謂日月能固守其運行規律而常明。
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言日月照臨之道,以貞正得一而為明也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故善言之往,無遠不悅,惡辭之來,靡近不忤;猶日月無謝於貞明,枉矢見忘於暫出。”

北周庾信《徵調曲》之一:“乾坤以含養覆載,日月以貞明照臨。”

2.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輝。

唐王勃《乾元殿頌》:“貞明啟運,齊玉鏡於鸞門;易簡成功,偃銅符於鶴仗。”
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英傑歸真》:“重輪赫赫遮星月,獨擅貞明照萬方。”

3.堅貞清白的節操。
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女子歎曰:‘嗟乎!妾獨與母居三十年,自守貞明,不願從適,何宜饋飯而與丈夫,越禮虧義,妾不忍也。’”晉王嘉《拾遺記·後漢》:“賈逵年五歲,明惠過人。其姊韓瑤之婦,嫁瑤無嗣而歸居焉,亦以貞明見稱。”

4.指堅貞賢明。

宋王讜《唐語林·方正》:“李公峻直貞明,凜凜可懼,真社稷之臣也。”
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》:“幼承義方,長懷大願,秉性寬厚,立行貞明。”

5.堅致透明。

《初學記》卷十六引漢郭憲《洞冥記》:“漢武帝懸浮金輕玉之磬。浮金者,自浮於水上;輕玉者,其質貞明而輕也。”

6.純正。

《舊唐書·苗晉卿裴遵慶等傳論》:“遵慶學術貞明,為國忠所出;恭儉謹密,遇蕭華素知。”

阅读:1075

●貞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