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休

ok8.org > 詞典 > 三休

1.漢賈誼《新書·退讓》:“翟王使使至楚,楚王欲誇之,故饗客於章華之臺上。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。”後因以“三休”為登高之典。

南朝梁何遜《七召·宮室》:“步三休而未半,途中宿而方迷。”

唐顏真卿《撫州寶應寺翻經臺記》:“百裏而遙,四山不逼;三休而上,十地方超。”

宋蘇轍《和鮮於子駿益昌官人八詠·寶峰亭》:“今聞寶峰上,縹緲陵朝陽,三休引蘿蔓,一覽窮蒼茫。”

2.唐司空圖晚年以足疾乞退,居中條山王官谷,築亭名“三休”。作文雲:“休,休也,美也,既休而具美存焉。蓋量其才一宜休,揣其分二宜休,耄且聵三宜休。又少而惰,長而率,老而迂,是三者非濟時之用,又宜休也。”見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下·司空圖》。後因以“三休”為退隱之典。

清錢謙益《夏日偕朱子暇憩耦耕堂》詩之三:“他年終作三休侶,乘興先為結隱期。”

3.指三國魏金尚(字元休)、第五巡(字文休)、韋端(字甫休)三人。

《三國誌·魏誌·呂布傳》“布自稱徐州刺史”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《典略》:“元休名尚,京兆人。

尚與同郡韋甫休、第五文休,俱著名,號為‘三休’。”

宋王應麟《小學紺珠·名臣下·三休》:“金尚元休,第五巡文休,韋端甫休,號‘京兆三休’。”

4.猶三頓。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五:“紅娘覷了吃地笑,俺骨子不曾移動腳,這急性的郎君三休飯飽。”

阅读:1852

●三休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