噭
噭字的筆畫:16畫;
I
jiào
ㄐ〡ㄠˋ
〔《廣韻》古弔切,去嘯,見。〕
1.號呼。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嬰寧》:“媼喚:‘小榮!可速作黍。’外有婢子噭聲而應。”參見“噭應”。
2.形容聲音響亮,激越。
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昭公於是噭然而哭。”
何休註:“噭然,哭聲貌。”
清黃宗羲《壽徐蘭生七十序》:“而歌聲噭然,若出金石。”
3.不正之聲。
漢揚雄《太玄·竈》:“次八:食其委,雖噭不毀。”
範望註:“噭,不正之聲。”
II
qiào
ㄑ〡ㄠˋ
〔《集韻》詰弔切,去嘯,溪。〕
1.口。指動物的嘴。
《漢書·貨殖傳·巴寡婦清》:“馬蹄噭千。”
顏師古註:“噭,口也。蹄與口共千,則為馬二百也。”
《新唐書·崔玄亮傳》:“歙人馬牛生駒犢,官籍蹄噭,故吏得為姦。”
2.量詞。口;匹。
《新唐書·崔光遠傳》:“賊醉,不能師,斬其徒二千,得馬千噭,俘一酋長以獻。”
阅读:12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