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頭一棒
【成語】:當頭一棒
【拼音】:dāng tóu yī bàng
【出處】:《五燈會元·黃檗運禪師法嗣·臨濟義玄禪師》:“上堂,僧問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師亦豎拂子,僧便喝,師亦喝。僧擬議,師便打。”
【示例】:孔子好像受了~,亡魂失魄地坐著,恰如一段呆木頭。 ★魯迅《故事新編·出頭》
【近義詞】:當頭棒喝
【反義詞】:
【英文】:a head-on blow
【俄文】:нанести ощутимый удáр
(當頭一棒,當頭一棒)
《紅樓夢》第一一七回:“﹝寶玉﹞一聞那僧問起玉來,好像當頭一棒,便說道:‘你也不用銀子了,我把那玉還你罷。’”清薛雪《一瓢詩話》:“此言不特論書,直與學者當頭一棒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出關》:“孔子好像受了當頭一棒,亡魂失魄的坐著。”
秦牧《藝海拾貝·河汊錯綜》:“假如在我們觀念上‘情節總是這樣固定的’,川劇、淮劇、潮劇就會狠狠地給我們當頭一棒。”參見“當頭棒喝”。
洪深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七章:“譬如《紅樓夢》與《水滸傳》,所激動的觀眾情緒,完全不同。在《水滸傳》,是強烈的多,作者所用的是‘當頭一棒’的手段。”
阅读:188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