衰颯
(衰颯,衰颯)
1.衰落蕭索。
唐張九齡《登古陽雲臺》詩:“庭樹日衰颯,風霜未雲已。”
宋王禹偁《求致仕第一表》:“節旄久竊於寵榮,寒暑漸成於衰颯。”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科場·閣臣典試》:“吳崇仁以次輔領春闈,而假元之事起,狼狽去國,為天下笑,真所謂盛滿之後,必有衰颯也。”
阿英《流離》:“長湖一帶,畫出了很濃重的深秋情調,衰颯淒涼。”
2.猶衰老。
唐李益《罷鏡》詩:“衰颯一如此,清光難復持。”
金元好問《曉起》詩:“鬢毛衰颯病淩兢,暫入紅塵倦不勝。”
明唐順之《與蔡白石郎中書》:“豈知僕之衰颯剝落一至此哉。”
3.頹廢失落。
清惲敬《與來卿書》:“進取宜緩,不宜因難進而衰颯。”
陳煒謨《狼筅將軍》:“白棣,別太衰颯了!鼓起你玫瑰花似的青春的鮮蕤罷,這世上有的是光明的星點。”
阅读:109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