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居

ok8.org > 詞典 > 起居

1.舉動;行動。

《禮記·儒行》:“雖危,起居竟信其誌,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。”

鄭玄註:“起居,猶舉事動作。”

唐韓愈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“起居無時,惟適之安。”

明馮夢龍《楚江情·不將獻讒》:“凡百事要來報取,報知,吾當饒汝,若還不報時,鞭笞受楚,仔細隄防相公起居。”

2.指飲食寢興等一切日常生活狀況。

《漢書·哀帝紀》:“臣願且得留國邸,旦夕奉問起居。”

宋葉適《戴少望書》:“日來伏惟起居佳勝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局詐》:“使家人往邀王,王欣然來。筵間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瑣事甚悉。”

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男女在一塊起居,他早已習慣。”

3.專指睡覺與起身。

《管子·形勢》:“起居時,飲食節,寒暑適,則身利而壽命益。起居不時,飲食不節,寒暑不適,則形體累,而壽命損。”

《漢書·蔔式傳》:“式曰:‘非獨羊也,治民亦猶是矣。以時起居,惡者輒去,毋令敗群。’”

4.起立與蹲下,指操練動作。

《六韜·教戰》:“必先明告吏士,申之以三令,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揮之變法。”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士不選練,卒不服習,起居不精,動靜不集。”

5.居址;住地。

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宗族賓客謀欲篡取,廣漢盡知其計議主客起居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起居謂居止之處。”

明馮夢龍《酒家傭·蔔肆奇逢》:“相覓已三年了,到此問蔔,偶遇王兄,詢知起居,實出萬幸,今欲請公子到寒家暫住幾時。”

6.見“起居註”。

7.見“起居舍人”。

8.問安;問好。

唐杜甫《奉送蜀州詩》:“遷轉五州防禦使,起居八座太夫人。”

仇兆鰲註:“《後漢·岑彭傳》:大長秋以朔望問太夫人起居。”
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怪公方臥疾,何以出行,急近前起居。公與語良久。”

9.指每五日群臣隨宰相入見皇帝。其制始於後唐明宗。

宋代沿襲之。

《新五代史·雜傳·李琪》:“明宗初即位,乃詔群臣,五日一隨宰相入見內殿,謂之起居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英宗治平四年》:“詔禦史臺每遇起居日,令百僚轉對。”參閱《宋史·禮誌十九》。

10.起來;起身。

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帝(司馬懿)知漢運方微,不欲屈節曹氏,辭以風痹,不能起居。”

唐元稹《遣病》詩之六:“在家非不病,有病心亦安。起居甥侄扶,藥餌兄嫂看。”

11.指大便。
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傳》:“吳王曰:‘何謂糞種?’左右曰:‘盛夏之時,人食生瓜,起居道傍,子復生。’”

阅读:1399

●起居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