酣
酣字的筆畫:12畫;
hān
ㄏㄢ
〔《廣韻》胡甘切,平談,匣。〕
1.謂飲酒盡興;半醉。
唐李白《行行且遊獵篇》:“金鞭拂雪揮鳴鞘,半酣呼鷹出遠郊。”
唐白居易《秦中吟·輕肥》:“食飽心自若,酒酣氣益振。”
清黃軒祖《遊梁瑣記·裕州刀匪》:“酒酣,少年捧琴請汪奏之。”
2.沈湎於酒;樂酒。
《書·酒誥》:“在今後嗣王酣身,厥命罔顯於民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酒誡》:“小大亂喪,亦罔非酒,然而俗人,是酣是湎。”參見“酣歌”。
3.暢快。
唐白居易《秦中吟·歌舞》:“歡酣促密坐,醉暖脫重裘。”參見“酣笑”。
4.形容事物發展的激烈程度。
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魯陽公與韓搆難,戰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為之反三舍。”
唐皇甫湜《傷獨孤賦》:“何事業之始酣,而誌力之方剛。”
宋王安石《開元上方》詩:“回首北城無限思,日酣川靜野雲高。”
韓北屏《非洲夜會》:“鼓聲越響越急,人們越舞越酣。”
5.睡眠甜濃。
後蜀顧敻《酒泉子》詞之五:“淚侵山枕濕,銀燈背帳夢方酣,雁飛南。”
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關氏伯仲詩深妙》:“寺官官小未朝參,紅日半竿春睡酣。”
康濯《災難的明天》六:“平常,當她開夜工的時候,一上炕,丈夫早睡酣了。”
6.充足;飽滿。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賓白》:“但使筆酣墨飽,其勢自能相生。”
7.清爽。
唐李賀《南園》詩之二:“宮北田塍曉氣酣,黃桑飲露窣宮簾。”
王琦彙解:“酣,爽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三八回:“籬畔秋酣一覺清,和雲伴月不分明。”
8.酒味。
阅读:15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