負乘致寇
【成語】:負乘致寇
【拼音】:fù chéng zhì kòu
【出處】: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負且乘,致寇至,貞吝。《象》曰:‘負且乘,亦可醜也。自我致戎,又誰咎也。’”
【示例】:城峻沖生,~,惟陛下圖之。 ★《晉書·張祚傳》
【近義詞】:負乘斯奪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(負乘致寇,負乘致寇)
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負且乘,致寇至,貞吝。
《象》曰:‘負且乘,亦可醜也。自我致戎,又誰咎也。’”孔穎達疏:“乘者,君子之器也。負者,小人之事也。施之於人,即在車騎之上而負於物也,故寇盜知其非己所有,於是競欲奪之。”意思是卑賤者背著人家的財物,又坐上大馬車顯耀,就會招致強盜來搶。後以“負乘致寇”謂居非其位,才不稱職,就會招致禍患。
《晉書·張祚傳》:“城峻沖生,負乘致寇,惟陛下圖之。”
北周庾信《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》:“而臣甲子既多,耄年又及,無參賓客之事,謬達諸侯之班。屍祿素餐,久紊彜典,負乘致寇,徒煩有司。”
唐劉知幾《史通·辨職》:“曾試論之:世之從仕者,若使之為將也,而才無韜略;使之為吏也,而術靡循良;使之屬文也,而匪閑於辭賦,使之講學也,而不習於經典。斯則負乘致寇,悔吝旋及,雖五尺童兒,猶知調笑者矣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八二引唐陳翰《異聞集·呂翁》:“﹝臣﹞有忝恩造,無裨聖化,負乘致寇,履薄戰兢。”亦省作“負乘”。
《後漢書·靈帝紀贊》:“靈帝負乘,委體宦孽。徵亡備兆,《小雅》盡缺。麋鹿霜露,遂棲宮衛。”
李賢註:“《易》曰:‘負且乘,致寇至。’言帝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。”
唐劉禹錫《代謝男師損等官表》:“虛受丘山之賜,實增負乘之憂。”
《明史·外戚傳序》:“一二怙恩負乘之徒,所好不過田宅、狗馬、音樂,所狎不過俳優、伎妾。”
阅读:155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