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
繼字的筆畫是:10畫
簡體繼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繼字筆畫:20畫。
(繼,繼)
jì
ㄐ〡ˋ
〔《廣韻》古詣切,去霽,見。〕
1.延續;使之不絕。
《論語·堯曰》:“興滅國,繼絕世。”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存亡繼絕,衛弱禁暴。”
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王道廢而不起,禮義絕而不繼。”
2.前後相續;接連不斷。
《易·離》:“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。”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其後廩人繼粟,庖人繼肉,不以君命將之。”
趙岐註:“其後倉廩之吏繼其粟,將盡復送,廚宰之人,日送其肉。”
唐韓愈《論捕賊行賞表》:“況自陛下即位已來,繼有丕績。”
清薛福成《籌洋芻議·敵情》:“道遠兵多,饋餫難繼。”
3.隨後;跟著。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繼而有師命。”
《韓非子·和氏》:“淚盡而繼之以血。”
唐韓愈《李公墓誌銘》:“船循渭而下,首尾相繼不絕。”
4.承接。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工匠之子,莫不繼事。”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善繼人之誌。”
《史記·範雎蔡澤列傳》:“天下繼其統,守其業,傳之無窮。”
唐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帝時繼位,顧瞻咨嗟,惟汝文武,孰恤予家。”
5.增益;接濟。
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絕長繼短。”
《論語·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繼富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任峻傳》:“﹝峻﹞於饑荒之際,收恤朋友孤遺,中外貧宗,周急繼乏,信義見稱。”
6.系。係念。
《後漢書·李固傳》:“即位以來,十有餘年,聖嗣未立,群下繼望。”
阅读:118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