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
早字的:6;
I
z·o
ㄗㄠˇ
〔《》子皓切,上皓,精。〕
1.早上;早晨。
《非子·外左上》:“故人至暮不,起至暮不食而待之。明日,早令人求故人,故人,方之食。”
《·召南·小星》“夙夜在公”玄:“或早或夜,在君所。”
周立波《暴雨》第一部十八:“快走,快走,西北起了。早看南,晚看西北。快下大雨。要不快走,得挨了。”
2.引申表示序在先的。“早春”。
3.在一定以前。
《左·宣公二年》:“﹝盾﹞盛服朝,尚早,坐而假寐。”
南朝宋延之《秋胡》:“春豫,秋至恒早寒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》第七回:“去早了,有起;去了,不是上衙去了,便拜客去了。”
4.副。已。
宋秦《阮郎》:“怨春春怎知,日早被酒禁持。”
元《醉·居》曲:“恰了水青山那答,早到竹茅舍人家。”
《水》第十五回:“小生自此,又早二年。”“早是”
5.副。幸而。
宋周邦《太有》:“了更思量,心永守。前日相逢,又早伊仍。”
元天挺《黍》第一摺:“你每到?早不是月,不下我孤拐。”
《水》第三七回:“那大失道:‘真是我哥哥,早不做出!’”
6.姓。
有早衍,明有早。《姓·皓》。
II
zào
ㄗㄠˋ
通“皁”。
指柞栗之。
《周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山林,其物宜毛物,其植物宜早物。”
玄引司曰:“皁物,柞栗之。今世柞皁。”
德明文:“早音皁,本或作皁。”
阅读:15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