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子
(貧子,貧子)
1.貧民;乞兒。
漢應瑗《雜詩》:“貧子語窮兒,無錢可把撮,耕自不得粟,采彼北山葛。”
唐閭丘胤《<寒山子詩集>序》:“狀如貧子,形貌枯悴。”
康有為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三章:“故翹翹車乘,皆是憂生;衣服麗都,盡為貧子。”
2.貧窮的兒子。
清申居鄖《西巖贅語》:“愛賢子是人情,乃有惡賢子而愛不肖子者,愚父也;憐貧子是天性,乃有薄貧子而厚富貴子者,俗父也。”
3.明清時代,常熟對丐戶男子之稱。
《虞陽說苑·瀛若氏<琴川三風十愆記>》:“明滅元,凡蒙古部落子孫流寓中國者,令就所在編入戶籍。其在京省,謂之樂戶;在州邑,謂之丐戶。丐戶多在邊海之邑,其隸於常熟者,男謂之貧子,婦謂之貧婆,其聚族而居之處,謂之貧巷。”
阅读:114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