蟬
簡體蟬字的筆畫:14畫;繁體蟬字筆畫:18畫。
(蟬,蟬)
I
chán
ㄔㄢˊ
〔《廣韻》市連切,平仙,禪。〕
“蟺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昆蟲名。夏秋間由幼蟲蛻化而成,吸樹汁為生。雄的腹部有發聲器,能連續發聲。種類很多。俗稱蜘蟟、知了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飲而不食者,蟬也。”
南朝陳徐陵《山池應令》詩:“猿啼知谷晚,蟬咽覺山秋。”
唐李白《夏口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》:“夫槿榮芳園,蟬嘯珍木,蓋紀乎南火之月也,可以處臺榭,居高明。”
清惲敬《釋蟪蛄》:“蜩蜋、蜩螗、蜩蝒、馬蜩,皆夏蟬也。自其蛻言之曰蟬,自其鳴言之曰蜩。”
曹禺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從紗門望出去,花園的樹木綠蔭蔭的,聽得見蟬叫聲。”
2.古代一種極薄的絲織品。以其薄如蟬翼而得名。
《急就篇》卷二:“綈絡縑練素帛蟬。”
顏師古註:“蟬,謂繒之輕薄者,若蟬翼也。”參見“蟬翼紗”、“蟬翼羅”。
3.古代侍從官的冠飾。
《後漢書·輿服誌下》:“侍中、中常侍加黃金璫,附蟬為文,貂尾為飾,謂之‘趙惠文冠’。”
劉昭註:“說者蟬取其清高,飲露而不食。”
4.指蟬冠。
南朝梁陶弘景《冥通記》卷一:“著朱衣赤幘,上戴蟬,垂纓極長。”
5.“蟬鬢”的省稱。
唐李賀《夜來樂》詩:“新客下馬故客去,綠蟬秀黛重拂梳。”
宋孫光憲《浣溪沙》詞:“蘭沐初休曲檻前,暖風遲日洗頭天,濕雲新斂未梳蟬。”
6.連續。
《方言》第一:“蟬,續也。”
丁惟汾音釋:“續斷謂之蟬。”參見“蟬聯”、“蟬嫣”。
7.通“嬋”。參見“蟬蜎”、“蟬娟”。
8.通“蟾”。參見“蟬蜍”、“蟬機”。
9.參見“蟬蛇”。
II
tí
ㄊ〡ˊ
〔《集韻》田黎切,平齊,定。〕
黏蟬,漢代縣名。在今朝鮮境內。
《漢書·地理誌下》:“樂浪郡:黏蟬。”
顏師古註引服虔曰:“蟬音提。”
III
shàn
ㄕㄢˋ
〔《洪武正韻》上演切,上銑〕
見“蜿蟬”。
阅读:121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