杳無人跡
【拼音】:yǎo wú rén jì
【解釋】:杳:不見蹤影;跡:腳印。連一個人的腳印也看不到。形容地方非常荒涼、偏僻,從來沒有人去過。
【出處】:唐·常沂《靈鬼誌·鄭紹》:“至明年春,紹復至此,但見紅花翠竹,流水青山,杳無人跡。紹乃號慟經日而返。”
【示例】:穿過小亭,有秋千一架,上與雲齊;而罥索沈沈,~。 ★清·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西湖主》
【近義詞】:荒無人煙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沒有人的蹤跡。
唐常沂《靈鬼誌·鄭紹》:“至明年春,紹復至此,但見紅花翠竹,流水青山,杳無人跡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士人回顧,惟萬峰插天,杳無人跡。”
峻青《黎明的河邊》八:“大堤上仍然是杳無人跡,隻有淡藍色的槍煙在繚繞。”
阅读:15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