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柯

柯字的筆畫:9畫;

ㄎㄜ

〔《廣韻》古俄切,平歌,見。〕

1.常綠喬木。葉全緣或有齒缺,螺旋狀排列;花單性,雌雄同株;果實為堅果,隔年成熟;木材堅硬,供建築、製器物之用。參閱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柯樹》。

2.草木的枝莖。

《禮記·禮器》:“如竹箭之有筠也,如松柏之有心也……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。”

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豐殺莖柯,毫芒繁澤,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。”
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浸石菌於重涯,濯靈芝以朱柯。”

薛綜註:“朱柯,芝草莖赤色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送石賡歸寧》詩:“忽隨雁南飛,當此葉辭柯。”

清陳瑚《贈吳興公》詩:“逝水無迴瀾,落花難上柯。”

3.斧柄。

《詩·豳風·伐柯》:“伐柯如何,匪斧不克。”

毛傳:“柯,斧柄也。”

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今若大其柯,去其枝葉,絕其本根,可以少閒。”

韋昭註:“柯,斧柄,所操以伐木。”

漢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有斧無柯,何以自濟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唐懿宗鹹通九年》:“辛讜言於杜慆,請出求救於淮浙。夜,帥敢死士十人,執長柯斧,乘小舟,潛往斫賊水寨而出。”

《西遊記》第三二回:“停柯住斧出林外,趨步將身上石崖。”

4.古為長三尺之稱。引申為法則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車人》:“車人為車,柯長三尺,博三寸,厚一寸有半……轂長半柯,其圍一柯有半,輻長一柯有半。”
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柯長三尺,謂斧柄,因以為度。”

賈公彥疏:“凡造作皆用斧,因以量物。”

《爾雅·釋詁》:“柯……法也。”

清王夫之《詩經稗疏·豳風》“伐柯”:“上古之事質,不別立尺度,即以斧斤之柄為則。柯長三尺,博三寸,厚一寸有半,凡為車之事,皆以此為尺度,故《爾雅》曰:‘柯,法也。’”

5.碗,盂一類的器物。

《荀子·正論》:“故魯人以榶,衛人用柯,齊人用一革。”

《方言》第五:“盂,宋、楚、魏之間或謂之碗,碗謂之盂……盂謂之柯。”

6.同“閜”。大耳杯。

7.指船。

唐王建《泛水曲》:“閱芳無留瞬,弄桂不停柯。水上秋日鮮,西山碧峨峨。”

8.古地名。

春秋齊地。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與陽谷縣之間。

《春秋·莊公十三年》:“冬,公會齊侯,盟於柯。”

杜預註:“此柯,今濟北東阿,齊之阿邑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柯,齊邑。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五十裏有阿城鎮,當是故城所在。”

9.古地名。

春秋衛地。在今河南省內黃縣東北。

《春秋·襄公十九年》:“叔孫豹會晉士丐於柯。”

杜預註:“魏郡內黃縣東北有柯城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據《清一統誌》,柯城在今河南內黃縣東北。與莊十三年之柯異地。”

10.姓。

阅读:2108

●柯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